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典农中郎将

典农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曹操兴办屯田,各郡国有屯田者置,掌屯田事务,管理所部吏民,属大司农。郡国太守、内史不得干预其事务。可派遣上计吏,并通贡举,同于郡、国。秩二千石。部内亦常设军兵。属官有司马、功曹、上计吏、稻田守丛草吏等。三国魏沿置,六品。魏元帝咸熙元年 (264),罢屯田官,遂改为太守。十六国后赵复置,仍掌屯田。


官名。汉朝末年曹操设此官,掌管屯田区的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等,职权相当于太守,魏末废。另外还有典农校尉,职掌与典农中郎将同。其区别只是所管区的大小,大的称中郎将,小的称校尉。参看《三国志·魏书·任峻传、赵俨传、常林传注三》、《通典·职官八·司农卿》。

猜你喜欢

  • 伊都额真

    满语官名。雍正元年(1723)改称“伊都章京”。汉译为“班领”。隶侍卫处。有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署班领几种。又译作“益都额真”。

  • 右散骑常侍

    官名。唐、宋、辽置。详见“散骑常侍”。官名。唐始置,属中书省,见“散骑常侍”。

  • 统计局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局务,并监督指挥所属各员。

  • 僧统

    僧官。北魏以法果为沙门统,其后又以师贤为僧统。唐朝废,改立僧录。见宋代赞宁《僧史略中·僧统》。

  • 左右司武上大夫

    官名。北周置,正六命, 掌宿卫军事, 府属不详。《北周六典》认为左右司武上大夫可能是夏官府左右武伯中大夫的改名,其官名改易当在建德之初,《周书》记传中,建德以前无称司武大夫者,建德以后亦无称武伯大夫者

  • 松林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香山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香山监”。

  • 左军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四品。西晋时与前军、后军、右军将军合称四军。领营兵千人,掌宿卫。西晋初属中军将军,后属领军将军 (中领军) 。员一人,四品。东晋哀帝兴宁二年 (364)改为游击将军,后复置此职。南朝宋

  • 疑丞

    官名,掌供天子咨询。《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记)而不志,责之丞。”

  • 夔州路行省

    官名。元朝置。宪宗八年(1258),宋大获山守将杨大渊降,授夔州路行省。世祖中统二年(1261)宋泸州守将刘整降,授夔府行省,兼安抚使。三年,杨大渊死,刘整改成都行省,行省罢。

  • 印铸局艺师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印铸局,始置。无定额,奏任。承局长之命办理印铸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