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善扑营

善扑营

清朝专为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之军营。其职掌: 平时准备为皇帝表演技艺,遇皇帝出巡,则与护军一体随班护卫。设有总统大臣,无定员。其下有协理事务翼长二人,左、右翼翼长各三人,笔帖式六人。


承应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清顺治初曾设有善射鹄、善强弓、善扑等侍卫,各有专管,统在三旗额内。康熙八年(公元1699年),少年康熙帝久悉鳌拜专横乱政,虑其力大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某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击而缚之,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善扑营设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由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下设左右翼长各三人,协理事务翼长二人,笔帖式六人。本营演习的技艺,分善扑、勇射、骗马三项:善扑是两人相扑为戏,以倾跌对手为优,额设善扑人二百名;勇射是以弓力多者为优,额设勇射人五十名;骗马以矫捷为优,额设骗马人五十名。每年入冬,皇帝至瀛台观赏上述各种技艺表演,给优胜者以奖赏。

猜你喜欢

  • 经略司

    官署名。西夏置,西夏语音“京六罗”,为沿边重要地区设置的军事机构分东、西经略司,各设经略使以掌其职。金朝末年置为军事机构,设经略使、副使,统领军兵经略边地。贞祐二年 (1214) 二月宣宗罢按察司,四

  • 军假候

    武官名。汉置,为军候的副职。参见“军候”。

  • 知北院枢密使事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北枢密院官员。与北院枢密使共领北枢密院,或以北院枢密副使为之,或以他官为之。官名,辽朝置,为北枢密院副长官,佐北院枢密使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由其管。见《辽史·百官志》

  • 捕获裁判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置,附设于上海通商交涉使公署内,掌理捕获战品的裁判事务,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二人,海军部特派专员一人。

  • 且渠

    匈奴官名。秦汉时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分二十四部,部各置官属。且渠与日逐、当户等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寡为高下次第。官名,秦汉时匈奴官名,位在当户下。《汉书·匈奴传上》:“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

  • 不召之臣

    不可召致的贤臣。《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后汉书·杨秉传》:“夫明王之世,必有不召之臣,圣朝弘养,宜用优游之礼。”

  • 察访使

    官名。北宋神宗推行新法时置,掌检查各地执行青苗、募役、农田水利法情况并加以督促。官名。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派官员至淮南两浙检查推行青苗、募役农田水利法实行情况,并加督察,称为察访使。其后此种察

  • 见者啬夫

    官名。战国魏置。主引见。《战国策·魏策四》:“周最善齐,翟强善楚,二子者欲伤张仪于魏。张子闻之,因使其人为见者啬夫,闻见者因无敢伤张子。”官名。战国时魏国设置,掌国君引见之事。《战国策·魏策四》:“周

  • 榷货务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及入中茶盐、出卖香药等货物,以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并入市易务为下界。南宋初复置,设提辖官,隶尚书左、右司。金朝亦置,隶户部。掌发卖

  • 掌园

    官名。唐朝置为太子内官,三员,从八品,掌东宫园苑种植蔬果,隶司馔。女官名。唐代太子内官中有此官,从八品,掌种植蔬菜果木。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