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通“”。西周称诸侯方伯之长。《驹父盨》:“南仲邦父命驹父即南者(诸)侯率高父,见南准夷。”②军队主将、统帅。《左传·宣公十二年》: “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又《僖公二十七年》: “作三军,谋元帅。”参见“元帅”。③春秋齐国五乡为帅。《管子·小匡》: “五乡为帅。”《国语·齐语》: “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④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酋豪之称。《魏书·太祖纪》: “离石胡帅呼延铁,西河胡帅张崇等聚党数千人叛。”⑤官名。南朝宋后宫置内职。有“永巷帅”、“装饰帅”等名目。另诸房各置一人,官品自第二至第五不等。参见各条。⑥ 清朝总督、巡抚等官员的尊称。


官名。1、军队的主将叫帅。2、古诸侯国的地域盟长。《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

猜你喜欢

  • 偏将军

    官名。西汉置,为主将之下的副将、小将。新莽时曾普赐诸郡卒正、连帅、大尹此号。东汉、三国时为杂号将军中地位较低者,仅高于裨将军。魏、晋、南朝宋皆八品 (一说魏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

  • 织枲中士、下士

    官名。“枲”即麻。《周礼》天官之属有典枲下士二人,掌理布(麻布)、缌(细麻布)、缕(麻线)、紵(以紵所织之布,可杂用葛䔛之草)和制造这些物品的麻草等物。北周置织枲中士,正二命;织枲下士,

  • 五官灵台郎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 (702)改天文博士为灵台郎,肃宗乾元元年 (758) 加号五官灵台郎,员五人,正七品下,掌天文气象观测及教习之事,隶司天台。辽朝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钦天监亦置,从七品,掌

  • 判主客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主客司”。

  • 会稽东部都尉

    官名,东汉置,俸比二千石,掌管地方军队,主治安,防捕盗贼。《后汉书·孝顺帝纪》:“二月,海贼曾旌等寇会稽,杀句章、鄞、鄮三县长,攻会稽东部都尉。”

  • 保善大夫

    金朝太医阶官名。二十五阶之第七阶,秩从五品上。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上,称保善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岷州十八族元帅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岷州(今甘肃岷县)吐蕃十八族军民政务,又称十八族元帅府。置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知事各一员。

  • 陇右牧总监

    官名。隋朝陇右牧长官,置一员,视从五品,掌统诸牧。官名。隋代陇右牧置总监、副监、丞,以统诸牧:其中骅骝牧及二十四军马牧,每牧置仪同及尉、大都督、帅都督等员。驴骡牧,置帅都督及尉。原州羊牧,置大都督及尉

  • 六驺

    春秋时晋国六个养马官的合称。《左传·成公十八年》:“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杜预注: “六驺,六闲之驺。”

  • 县市长

    县分职吏名。北齐于京外诸县置市长,掌县治所在市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