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朝散郎

朝散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始置,为散官八郎之一,从七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唐朝复置为文散官,从七品上。子爵出身多由此叙阶。北宋沿置。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文散官,遂为新寄禄官,正七品,取代旧寄禄官中行员外郎、起居舍人。


官名。唐朝和宋朝文阶官从七品上叫朝散郎。金元以后废。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吏部郎中》。

猜你喜欢

  • 式道左候丞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左候副职。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左候之副,车驾出掌佐式道左候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 匠师下大夫

    见“小匠师下大夫”。

  • 胄试

    即“牒试”。

  • 科钞

    文书处理制度。明清题本批红后,由六科值日给事中赴内阁领出,分别传钞有关衙门执行,是为科钞。科钞本有正钞、外钞之别: 钞发主管衙门的为正钞; 关系衙门的为外钞。

  • 汤官丞

    官名。秦及西汉属少府,为汤官令副职。东汉沿置,隶少府所属太官令,员一人,秩三百石,主酒。官名,两汉皆置,为少府属官,西汉为令之副,掌酒。东汉省令,只置丞,且并入太官,属太官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官署名。春秋战国置。掌兵械修造、收藏。参见“库人”。

  • 随帮武举

    官名。清朝督理漕运之官员。隶于漕运总督。漕粮北上,各省漕船分帮,每帮设武举一人随帮效力,协助领运千总督运,三年无误,以卫千总推用。咸丰三年 (1853) 停。

  • 右监门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监门府置,十六卫之一,不领府兵。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中郎将四员,与左监门卫率亲近禁军,共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出,职任颇重。有长史、录事参军事,兵曹参

  • 请室令

    官名,车驾出,在前请所幸,徼车迎白,示重慎。中兴但以郎兼,事讫则罢。见《后汉书·百官志》。

  • 蚕官令

    官名,汉置,掌蚕事祭祀。详“蚕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