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称。① 同 “”,军队主将。《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②东宫武官。秦汉詹事属官有太子卫率,东汉隶太子少傅,主门卫士。西晋武帝建东宫,初置太子中卫率,泰始五年(269)分为左右,各领一军,惠帝时愍怀太子又加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孝武帝太元(376—396)中又置。南北朝皆置太子左、右卫率。两晋南北朝东宫事权颇重,诸率统领禁卫精兵,地位亲贵。隋朝太子左右卫、左右宗卫、左右内、左右监门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或正五品上,分领诸内、外府兵、掌宿卫; 炀帝大业三年(607)左右卫率改为左右侍率、左右卫率改为左右武侍率、左右虞候开府改为左右虞候率,俱正四品,左右内率降为正五品。唐朝设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十率府各置一员为长官,正四品上,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千牛供奉等事,领诸内、外府兵。宋朝沿置,官存而无职司,或兼左春坊谒者。辽朝东宫十率府亦置。金朝东宫宫师府左右卫率府置,从五品,掌周卫导从仪仗。


1、将帅。率,通帅。《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

2、东宫属官。秦和西汉詹事属官有太子率更,掌知漏刻;太子卫率,掌门卫,秩千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东汉太子属官有太子率更令一人,秩千石,掌庶子、舍人更值。有太子卫率一人,秩四百石,掌门卫士。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西晋置太子中卫率,后分左右,各掌一军,继而又增前后二率。东晋省前后二率。南北朝置左、右卫率。隋朝太子置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分领内外府兵掌宿卫。见《隋书·百官志》。唐朝置太子左右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各置率一人为长官,分掌兵仗、仪卫、巡警、诸门禁卫、内外府兵。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宋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辽金率府皆置,从五品,掌保卫、导从和仪仗。

猜你喜欢

  • 左卫率府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秩正三品。仁宗延祐六年(1319)六月,由羽林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立。统汉军万名,隶东宫詹事院下。置卫率使三员,副使二员,佥事二员。置营于武清,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七年三月,

  • 十二宫宫官

    契丹本属游牧民族,其君主即位,自有一庐帐,名某某斡鲁朵,汉名某宫。在生时等于其亲军组织,死后仍然不废。自太祖至天祚帝,共置十二宫,即太祖弘义宫、太宗永兴宫、世宗积庆宫、应天皇太后长宁宫、穆宗延昌宫、景

  • 五营弩师

    官名,汉置,掌教弩射。五营,指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五营,其营长官称校尉。弩师,教官,掌教射技。《后汉书·孝顺帝纪》:“调(选)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 军政司司长

    官名。清末海军部军政司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

  • 掖廷

    1、官署名,也写作掖庭。秦和汉初称永巷,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掖廷,属少府,其长官称令,另有副长官丞八人,掌后宫宫女及供御杂务,管理宫中诏狱等,由宦者担任。属官有掖廷户卫、掖廷狱丞、少内啬夫、暴室丞等。东

  • 弘义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弘义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蒙古军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由内迁的蒙古人组成,驻屯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为专业性的军队,世代服兵役,军士之家称为军户。

  • 左备身府

    禁卫军指挥机构。①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左骁骑。②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左领左右府置,设备身郎将一员为长官,直斋二员以为副,与右备身府同掌侍卫皇帝左右的亲信禁军

  • 丁字库大使

    官名。丁字库为明朝内府十库之一,内贮铜铁、兽皮、苏木;其长官为大使、副大使,掌管库务。参看“承运库大使”条。

  • 散员郎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后门下、内史、御史、司隶、谒者五官署置,无员无禄,亦主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