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银枪效节军

银枪效节军

五代时藩镇的牙兵。为后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所置, 因其以“”为编制单位,亦称银枪效节都。其将士待遇优厚,地位较高,成为当时典型的骄兵悍将。《旧五代史·杨师厚传》说杨师厚“专割财富, 置银枪效节军,凡数千人,皆选摘骁锐,纵恣豢养,复故时牙军之态。”

猜你喜欢

  • 国大夫

    爵名。战国魏置。汉朝亦置,即官大夫,第六级爵。《韩非子·内储说上》: “(吴起)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赐爵国大夫。”裴骃集解引文颖曰:

  • 国子监助教

    学官名。①国子学教官,即“国子助教”。②明、清国子监置,分掌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之教学,讲授儒家经典。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学为监,置十六员,从八品,二十四年定置十五员,永乐

  • 条约司

    官署名。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北洋政府始置,属外交部,掌理关于国际联合会和其他国际组织,国际会议,条约之研究、撰拟、解释及有关条约的法律,国际法的研究等事项。司的长官为司长,下设佥事、主事,分理

  • 上方

    上方,多写作“尚方”,汉朝少府所属机构,掌制造御用刀剑珍玩等物。《汉书·董贤传》:“武库禁兵,上方珍宝。”

  • 都堂

    ①即“都省”,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尚书省总署之称。②宋朝百官集议之所。北宋前期设于尚书都省,凡典礼之事当议者,皆下诏都省传当议之官赴都堂集议,由判尚书都省事主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旧

  • 小考

    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初级考试,即“童生试”,参见该条。

  • 大梁司寇

    官名。又称“邦司寇”。战国魏置。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掌刑徒及督造兵器。魏惠王九年(前361)迁都大梁,故名。《三代吉金文存》卷三第四三页:“(梁)廿又七年, 大(梁)司寇

  • 次司空

    官名。一说次于都司空的职官。《墨子·杂守》: “县候面一亭尉,次司空。”孙诒让: “次司空,亦次于都司空也。”

  • 观察副使

    官名。辽朝观察使州副长官。官名。唐置,为观察使的副职。参见“观察使”。

  • 登闻鼓厅

    官署名。亦称“鼓厅衙门”。清朝通政使司兼领之机构。登闻鼓厅置于唐,宋朝设有登闻鼓院,受理官民建议或申诉。明于都察院设登闻鼓,军民有冤而有司不为审理,许具状通政使司; 又不为转达,可击鼓鸣冤。清始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