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者

兀者

①元代女真的一支。一作斡者、吾者、斡拙,又称吾者野人。女真语,意为“野”;一说是满语“窝集”的同音异译,意为“大森林”或“深山老林”。分布在今黑龙江下游两岸深山密林里(一说还包括松花江下游两岸的山林地区)。金海陵王天德年间(1149—1153)已见其名。今有人说,其人辽代称兀(乌)惹,金曰兀的改。初属元开元路,后归水达达路管辖,实为水达达女真的一支。至正年间(1341—1368)因不堪元统治者索贡海东青之苛扰,被迫反抗。元数遣兵征讨,均遭顽强抗击。至正十三年(1353),首领搠羊哈等三人率部归降,元给其银牌三面,令“管领吾者野人”。十五年,元又在哈儿分地(今黑龙江下游阿纽依河注入黑龙江处)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统管其军政事务。所在尚无城镇和固定村庄,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狩猎生活。地产貂皮、水獭、海豹等名贵皮张,还专捕名鹰海东青向元纳贡。所属亦乞列部被元招抚后,受命“与高丽民屯田”,使部分兀者人开始接触农业生产。明代被统称为野人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前苏联境内的赫哲族(那乃)等,与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②见“乌济叶特”(342页)。

猜你喜欢

  • 奚和朔奴

    见“和朔奴”(1446页)。

  • 色楞德济特

    ?—1790卫拉特蒙古伊克明安台吉。清辅国公巴桑长子。姓伊克明安。初驻牧于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从父投奔清军,驻牧黑龙江乌裕河流域。二十六年(1761)父死,受命袭爵。五十五年(1790),

  • 夭家

    见“绕家”(1784页)。

  • 金莲

    见“旱金莲”(1079页)。

  • 木牌

    ①清代西藏地方喇嘛进京朝贡时系于所携贡物(箱装或包裹)及行李上木制烙印的编号印单。喇嘛由西藏起程时,向驻藏大臣报明所持物件之数量,由驻藏大臣发给编号印单,注明数量,沿途逐号点验。如有浮冒,沿途不予支应

  • 峒溪纤志

    书名。西南民族风物志。3卷。清陆次云(字云次,浙江钱塘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西南时所作,自称:“余之所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鉴,并考证诸书所载之异同。上卷为“峒溪

  • 索岱

    蒙古语音译。亦译索戴。意为福荫、洪福、伟大、神圣、威力等,与※索多意义相同,仅用于女姓。明代蒙古称成吉思汗为索多,称下嫁斡亦刺(瓦刺)的公主为索岱,故瓦刺贵族被称为索岱的后裔。瓦刺领主※脱欢欲夺取大汗

  • 兀剌

    ①蒙古语。汉译※“铺马”(2233页)。②见“乌拉部”(334页)。

  • 突厥文

    公元7—10世纪古代突厥、回鹘、黠戛斯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过的卢尼文外观十分相似,而且用该种文字书写的碑文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流域发现的,所以

  • 祁秉忠

    1573—1672明朝东祁第十世土司。字爱宇。土族。青海民和(一说西宁州)人。祁世勋子。万历十九年(1591),袭指挥同知。四十四年(1616),为永昌参将,以功擢凉州副总兵,授平羌将军印。四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