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睑

十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睑,又作��、赕、睒。《新唐书·南诏传》:“夷语睑若州”,十睑即十州。其名曰:云南睑、白崖睑(又称勃弄睑)、品澹睑、邆川睑、蒙舍睑、大釐睑(又称史睑)、苴咩睑(又称阳睑)、蒙秦睑、矣和睑、赵川睑。其中邆川、大釐、苴咩、白崖、赵川、蒙舍六睑为南诏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云南、品澹(偏东)、蒙秦(偏西)、矣和(偏北)四睑为拱卫中心地区的重镇,由国王子弟镇守。

猜你喜欢

  • 同治帝

    即载淳(1844页)。

  • 色布腾

    ①(?—1667)清初将领。蒙古族。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二十一世孙,※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色特尔子。初附喀尔喀,天聪二年(1628),随父归服后金。崇德五年(1640),朝觐皇太极,赐仪

  • 上都路总管府

    见“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117页)。

  • 芦笙舞

    苗族民间舞蹈。源于庆丰收、祭祀活动,现青年男女社交活动时,常有此舞。男子捧芦笙边吹边跳,女子伴随节奏翩翩起舞。芦笙比赛时,吹奏者边舞边作技艺较高的动作,仿效动物姿态及各种劳动及生活动作,如鹰舞、燕舞、

  • 农土

    即“嫩秃黑”(2482页)。

  • 新唐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北宋欧阳修(1007—1072)、宋祁(998—1061)等撰。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修字永叙,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

  • 乌里雅苏台台站道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康熙五十四年(1715),设台站保护乌兰固木地区游牧。后被准噶尔军所据。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收复唐努乌梁海地区,建立下述台站;近吉里克、额尔沁、萨木噶勒、阿拉克鄂博、鄂

  • 奥鲁赤

    ①蒙元时期蒙古官名。详见“奥鲁”(2252页)。 ②(1232—1297)元朝将领。蒙古札剌儿部人。※忒木台子。有智勇。早年为宪宗宿卫。八年(1258),从征蜀,攻钓鱼山。世祖至元五年(1268),从

  • 达赖喇嘛十世

    见“楚臣嘉措”(2349页)。

  • 钹汗国

    西域古国名。一作大宛、破洛那、沛汗、��捍、跋贺那、判汗。又谓古渠搜国。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地区。王姓昭武,字阿利柒。都城方千里,兵数千人。地产朱砂、金、铁。农业、园艺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