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德根

德根

①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据传为阿巴达尼之子当邦的后裔,从藏区工布迁至今西巴霞曲(河)流域北部。支系较多,有伊格、基英、基捷、爱约木、蒙疏、堆衣、马宁、莫孟、哎洛、登沙尔、登马尔等,人口约3万左右。男子前额至耳际的头发均剪短,余发向后披散长约8寸,头戴圆形藤帽,身披毯子,以竹签别牢,左臂袒露。箭筒挂在腰间左侧,佩刀无鞘,直插于腹前腰带上。下身不穿裤,只用铜或木头做成勺形,以蔽私处,不穿鞋,抽旱烟。女人头发亦剪成男子式样,但扎成辫子,身披毯子,长及膝部,上面再穿用鸡爪谷秆编成的裙子,喜戴红、蓝、白色串珠。有抵抗外国入侵的光荣传统。参见※“博嘎尔”。(2152页) ②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齐墨氏。世居义州地方。顺治五年(1648),以分得拨什库(骁骑校)从征江西叛镇金声桓,用云梯攻南昌府,奋勇先登,城克,论功授云骑尉。九年(1652)恩诏升为骑都尉。十年,从征广东,至新会县,破西安王李定国,追击时,李定国部下都督吴三省等驱象1只、马步兵1600余人,在路傍列阵拒战,奋击,大败之,论功受赏。

猜你喜欢

  • 温吾

    汉代匈奴部落名。见“温犊须”(2283页)。

  • 邗沟

    古运河名。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吴王夫差为从水路行师、运粮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命人“于邗江筑城(今江苏扬州东南),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水系的运河,故名。此河之开

  •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书名。近人徐嘉瑞著。初版于1949年,原名《大理古代文化史》。1962年经作者修改,1978年由中华书局再版。内容有关云南大理地区的古代文化,上溯远古,下迄宋代,尤以南诏、大理国文化最详,书中引用了不

  • 思柏

    清代满族女诗人。雍正时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永寿妻,诰封一品夫人,著有《合存诗稿》。

  • 秃发氏

    鲜卑族一支。源出东胡。东汉和帝永元(公元89—105年)中,北匈奴在汉、南匈奴联合打击下西迁后,鲜卑据有匈奴故地,并匈奴余众10万余落。长期杂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秃发氏。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原居塞北,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

  • 克尔米

    藏语音译,意为“什么都要做的人”。俗称“家人”,即奴隶。旧时四川阿坝藏区马尔康及绰斯甲地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无任何财产,终年在头人家从事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世代为奴,被头人视为私有财产,将其转

  • 吹没辇

    见“碎叶水”(2351页)、

  • 永兴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国阿辇斡鲁朵”(“国阿辇”意为“收国”,“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苏天福

    ?—1863捻军起义将领。一作苏添福,外号苏老天,河南永城县人。回族。幼家贫,务农商。与张乐行等人结捻。咸丰二年(1852),以事入狱,张乐行等率捻军万人围逼永城,得释。翌年,乘太平军入河南,占永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