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烧当羌

烧当羌

※西羌的一支。战国初期羌酋※无弋爰剑的嫡系部落。爰公剑后五世传至研,号研种。传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子孙更以烧当为号,时约当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前后。原居湟水中游允谷川(今青海湟中西大河,卡约文化出土地),以畜牧为业。因先零羌部落兴起,被排挤迁出,进入贵德地区,称大、小允谷(又称大、小榆谷),不时受先零、卑湳种羌的侵犯。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击败先零羌,并将归服者迁居内郡,遂乘机起兵从大榆谷入,击败先零,占有其地,部落势渐强。后不断与汉朝争战,经60余年,至永元十三年(101),被东汉击败,6000余降众分徙于汉阳、陇西、安定等郡,余众由首领迷唐带领,远逾赐支河首(即黄河河源),依发羌而居。汉朝在其居地设立34部屯田。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徙居安定的麻奴部俱西出塞,至令居(今甘肃永登),与汉军转战于金城至武威、湟中一带,后遭护羌校尉马贤追击,孤弱饥困,于延光元年(122)降汉阳太守。马贤又向汉阳追索,时麻奴已死,以其弟系质于令居。其余各部先后参加西羌起义。徙居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的一支,后归服汉朝,汉封其渠帅迁那为西羌校尉。传至姚苌,于十六国时期建立※后秦。后渐与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猜你喜欢

  • 大唐国

    宋代环州蛮自立的国号。宋景祐五年(1038),思恩人※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从官军讨安化州蛮,恃战功请官,宜州知州冯伸已摒之未用,怀怨,归思恩,联合白崖山酋长蒙赶及荔波洞蛮,举兵反宋,建“大唐国”。请巫

  • 韩王

    辽封爵。保宁五年(973),景宗追封皇后祖胡母里为韩王;统和二十九年(1011),南院大王耶律室鲁受封;重熙(1032—1055)中,中书令萧朴由恒王改封;六年(1037),致仕太师张俭特封;十一年(

  •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11万(1990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原苏联的其它地区约有790万人(1989年)使

  • 寿陵

    西夏仁宗李仁孝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泰出

    见“塔出”(2155页)。

  • 西室韦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因分布于室韦区域之西部而得名。其位置诸家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有详略之别。一般指其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说在呼伦湖(池)至根河一段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一说还包括黑龙江上游地区。今有人认为,

  • 吉美其美

    简称“其美”。藏语音译,意为“不生不死”。解放前西藏牧区一种牧租形式。封建牧主把一定数量牲畜交给牧民放牧,此后不管领放的牲畜生与死,每年得按原领牲畜头数收租,世代不变,故称。牧主经常将老弱病畜强迫放给

  • 扎里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扎尔里赤”、“扎尔里克齐”。蒙古语“扎里”(亦作“扎儿里黑”)意为“圣旨”,“赤”意为“司事人”,即书写皇帝圣旨的官员。《元史·兵志》:“书写圣旨,曰扎里赤。”蒙古建国前,“扎

  • 哈格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燕麦面粉。达斡尔语音译。20世纪初以前燕麦是达斡尔族的农作物之一。除碾成米与鲜奶或狍子肉熬粥外,即制成“哈格”。方法是:将燕麦米炒熟后磨成粉过筛,取其面粉,即成,随时可食,类似

  • 回纥十一部

    唐代回纥部落联盟诸部的总称。又称回纥十一姓。即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秘、阿布思、骨仑屋骨、拔悉蜜、葛逻禄。其中,以回纥部居主导地位。每部置一都督。每行止斗战,常以拔悉蜜、葛逻禄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