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北周天和年间(566—572),蛮帅※冉令贤起义失败后,与子弟俱被杀,骸骨积于水逻城(今四川奉节县东)侧,蛮蜑见之大哭。蜑民,一说为槃瓠蛮之后裔,与莫徭或今之瑶、畲族有渊源关系;一说与土家族关系密切。 ②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又作蛋、疍。因被封建统治阶级歧视,世代以船为家,自为婚姻,不得陆居。清雍正时始解禁令。其民画蛇以祭,自云龙种。以采珠、捕鱼为生。蛋船、蛋酒颇享盛名。

猜你喜欢

  • 蔡多部格莱部借麦契约

    吐蕃古藏文文书之一。为有关沙州(今甘肃敦煌)地区民间契约。原藏文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集》。内容记:鼠年夏季,蔡多部的格莱向拉杰借得三克麦,立约规定,于秋八月以前一次偿还,升、合不得缺少。如届时不交,

  • 八车冷

    即“巴奇朗”(410页)。

  • 北魏烈皇帝

    见“拓跋翳槐”(1362页)。

  • 无忧寺

    见“麦积山石窟”(958页)。

  • 大行城

    古地名。高句骊国所筑,为重要军事城堡。故址在今辽宁省丹东市西南32里之娘娘城(一说在丹东市东北的九连城一带)。史载唐征高丽,两次将该城作为攻拔目标。

  • 丁炳

    明书法家。字中耿,号僴斋。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好作诗。工书、善楷书。其字方正端庄,为时人所称赏。

  • 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

    抗日战争结束时,部分蒙古族上层组织的政权。以巴彦塔拉盟盟长、伪蒙疆政府高等法院院长补英达赖为首的一小部分蒙古族上层,为维护原有的统治地位和剥削利益,利用一些人,特别是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解放要求,打起“独

  • 合扎谋克

    金朝皇帝侍卫亲军的称谓。女真语“合扎”,意为亲军;谋克,百夫长之意。因以皇帝近亲领之,故名。

  • 塞蓝

    见“白水城”(599页)。

  • 噶勒桑丹津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廓尔喀(今尼泊尔)侵略后藏期间,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随丹津班珠尔私赴边与廓尔喀议和许银,被廓尔喀人所劫。同年,返藏,携带信件,内称廓尔喀差头人至聂拉木与噶伦议明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