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

南宋理学家朱熹与陆九渊的一次面对面争论。朱、陆虽同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学家,但分属于两个哲学派别。朱认为“理”为“形而上之道”,“万物之本”,即理在天上,产生并主宰万物;陆则认为“心即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即理在人们心中。从而否认“心” (感觉)之外有任何客观实在之物。猛烈抨击“天理”之说“终为病根”。朱认为封建伦理纲常乃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则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是人所固有的“本心”。朱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格物致知”与“即物穷理”上下功夫,以防止人们离经叛道和反抗封建统治;陆则主张“明本心”而“不假外求”,便可使人人自觉服从封建统治。陆攻击朱氏学说为“支离事业”。朱则反讥陆氏学说为“禅学”。双方长期论辩,愤厉诘难。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谋调和朱陆两派争执,邀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与朱熹会于信州(今江西上饶)之鹅湖寺,以其所学互相切磋争辨,时称“鹅湖之会”。但双方在会上分歧仍然很大,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猜你喜欢

  • 张昌起义

    西晋荆州蛮汉各族人民起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夏收在望,地方官吏迫害前来就食的流民,义阳(今河南新野南)蛮族人张昌遂率领民众在安陆县石岩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打败太守弓钦的

  • 颍昌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宋金和议成立后,次年五月金即背盟,命完颜宗弼(兀术)率军四路攻宋,岳飞率师挺进河南。闰六月,岳部攻占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东)等地。七月,郾城(河南今县)战后

  • 管仲治齐

    春秋前期, 管仲(名夷吾、字仲)经齐国大夫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相,改革齐国内政。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实行国、野分治, “三其国而伍其鄙”。分齐的国都及其近郊地区为二十一乡,其中士乡十五,工乡和商

  • 李敬业反武

    武则天的专政,引起唐朝大臣和宗室的强烈不满。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月,李世勣之孙李敬业以匡复庐陵王(即中宗李显)为名,在扬州 (今江苏扬州)起兵反武。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以唐之奇、

  • 英德续借款合同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对日第三次赔款到期,而国库空虚,只得举借外债偿付。俄、法、英、德争相向清政府揽借,最后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第三次借款权。次年3月1日(二月九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

  • 至元通行宝钞

    元代纸币名。简称至元宝钞、至元钞。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开始印行。面值自二贯至五文凡十一等,与前此发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并行,一贯当中统钞五贯,二贯当白银一两,二十贯当赤金一两。

  • 纣克东夷

    商纣王对东南方夷人部落的征伐战争。商朝后期,地处江淮之间的夷人部落强大起来,构成对商的威胁。帝乙时期曾两次大规模地征伐夷方(或写作人方,即夷人部落),但未取得彻底胜利。帝辛(即商纣王)即位后,继续对夷

  • 李宜儿起义

    辽兴宗时南京(今北京)地区农民起义。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七月。南京东南香河县(今属河北)李宜儿,因不满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地主的残酷剥削压迫,以左道组织当地农民与其他劳动人民千余,举行起义。自称

  • 内三院

    清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在文馆基础上,仿照明制设置的文翰顾问机构。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下属有学士、主事等官。内国史院掌管编纂史书,撰拟表章;内秘书院掌管起草外交文书和撰

  • 夏金交兵

    西夏本附辽以制宋,辽末又叛辽附金以自保。皇建元年(公元1210年),夏襄宗乘蒙古军南下攻金之机,发兵万余骑进攻金之葭州(今陕西佳县),夏金关系始遭破坏。至光定十三年(公元1223年),夏先后攻略金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