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历代兵制

历代兵制

八卷。宋陈傅良(详见《春秋后传》)撰。是书上溯周代乡遂之法,及春秋、秦汉至唐宋以来历代军事制度靡不涉及,而于有宋一代尤为至详。举凡统军指挥、将帅职权、军队编制、兵员征募、训练教阅、纪律号令、武器装备等述其沿革,评议其优劣得失,颇多精论。其总论中,谓太祖、太宗时兵虽少而至精,逮咸平之后,边境之兵增至六十万。皇祐初,兵已一百四十一万,谓之兵而不知战。给漕輓、服工役、缮河防、供寝庙、养国马者皆兵也。以致冗兵冗将,耗费国资至巨。其言至为深切,切中时弊。盖傅良生当南宋之时,痛感朝廷偏安江左,不思恢复。又目睹主弱兵骄之害,故著为是书,以喻当朝军制之失,用心良苦。其书对今日研究军事制度,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书有清道光刊本,藏军事科学院图书馆。收入丛书者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丛书》本、《长恩书室丛书》甲集本等。近有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影印本(1990年12月版)。

猜你喜欢

  • 舍是集

    八卷。清王翼凤(生卒年不详)撰。王翼凤,约生于清末,江苏仪征人。他世承儒素,十八岁入学宫,其间泛读九经诸子。主持家业,居业无恒,年青时曾浪迹山水之间,被褐行吟,幽忧劳苦;年壮后专心以八股求取功名,终无

  • 云石会传奇

    二卷。清包惕三(生卒年不详)撰。卷首题“惕三道人编次,肉芝先生订阅”。惕三道人即包惕三,宁波(今属浙江)人。肉芝先生即乔钵,字文衣,直隶内丘(今属河北)人,顺治间曾在宁波做官,在宝云寺得一奇石,包惕三

  • 振绮堂遗书

    七种,四十八卷。清汪远孙编。汪远孙字小米,自号借闲漫士,道光年间举人。家有振绮堂,藏书数十万卷。汪远孙好读书,尤喜地理学著作,又精心于《国语》等。其撰述未成定本,汪远孙亡故,其弟汪迈孙请人整理遗稿,而

  • 丁辛老屋集

    二十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进士,授刑部主事。乞归后飘泊江湖。工诗,时称“秀水派”,与钱载齐名。《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卷首至卷十七收古今体

  • 桐村诗

    九卷。清冯咏(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冯咏字夔飏。江西金溪人。姿性英迈,与兄冯谌、弟冯谦并称“三冯”。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官至开州知府。本编一卷为一集,有:一《江汉集》,二《日

  • 金陵雅游篇

    一卷。明余孟麟、焦罽、顾起元、朱之藩等作。焦罽(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万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大学士陈于陛建议修国史,欲使他

  • 静修先生文集

    二十二卷。元刘因(1249-1293)撰。因字梦吉,号静修。保定谷城(今属河北)人。习程朱理学。曾入仕,后辞官以著述为业。此集又称《静修集》,集内诗十四卷,乐府一卷,文七卷。有元至顺元年庚午(1330

  • 俗言

    一卷。明杨慎撰。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四川新都县)人,祖籍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世宗惇,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两上议大

  • 说文审音

    十六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是书卷一为《古音源流考》,卷二为《切字要例》,卷三为《九声总佸图说》,卷四为《广韵古分十二部说》,卷五为《同音类聚凡例》,卷六为《东冬钟江四字同音类聚》,卷七为《

  • 职方考镜

    六卷。庐传印撰。庐传印,湖广祁阳(今属湖南祁阳县)人。传印少负卓颖之才,久试不第,年入四旬,遂放浪形骸,遍游名迹,参照《大明一统志》,写成《舆地一览》一书,署勅赠逸史文翘庐传印汇编。后十余年,其子庐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