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

周易

①无卷数。宋刊巾箱本九经之一。只有正文,无注,无音义。凡贞、恒、桓等字皆缺末笔,知此为南宋时版本。全书凡二十二页,每半页二十行,行二十七字。其篇次皆依据魏王弼《周易注》,惟不设卷数;内容则悉据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周易》乃儒家五经(或六经)之一,也称《易》,汉以后尊为《易经》。它的本子,据文献记载有今文古文两大类。今文本即田何、丁宽、杨何及施雠、孟喜、梁丘氏传授并立于学官的本子,经传分立别行,不相混淆;古文本出自西汉末年费直,解释经文的《易传》也被附于经文之下,将经传合编,之后陈元、郑众、马融、郑玄、王弼等人治《易》皆用费直的本子。《周易》版本中流传下来影响较大的是王弼注本。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即将《彖传》、《象传》分置于卦爻辞之下,《文言传》分列乾坤二卦之中。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所收即是王注孔疏之《周易正义》。另宋朱熹撰《周易本义》,为宋以后通行本。此宋刊巾箱本《周易》,字若游丝,刻工精致,目录家、版本家多珍之。② 三卷。九经白文,无锡秦氏巾箱本。只有正文,无注。题“锡山秦镤订正”。依次有孔颖达《正义》序、程《传》序、朱子《本义》序、上下篇义及朱子启蒙先后天等九图等。内容分《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一卷。每半页十三行,行二十四字,上有横栏,附注字音。自元明以来,学者承袭南宋余风,以程《传》、《本义》为学易正宗,此本即反映了这一点。该本字体端庄秀丽,刻工亦精,唯讹字较多,显逊于宋巾箱九经白文本。清莫友芝称:“秦版以附小学者为真”,又“秦本14行”。今本虽13行,却不似翻刻本。其与《周易》版本学研究有颇多价值。

猜你喜欢

  • 东吴名贤记

    二卷。明周复俊(生卒不详)撰。周复俊,字子吁,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著有《泾林集》、《全蜀艺文志》、《玉峰诗纂》等。《东吴名贤记》记录吴中自商朝丞相

  • 论范

    二卷。元欧阳起鸣撰。起鸣生卒年、字号、籍贯均不详。其书杂取经史诸子之语为题,各系以论,而以史事为多。共六十篇。《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所见多乖僻,不足采录。”《四库全书》列为“存目”(两淮马裕家藏本)

  • 重修蒲圻县志

    十五卷,清王云翔修,李日瑚纂。王云翔,江西新淦人,进士,官蒲圻知县。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张圻隆等续修,成书俱在。王云翔莅任时,又历六十余年未修。民俗更改,赋役变迁,山川疆域之界限,人物艺文之代兴

  • 迷楼现

    不分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写一段隋时奇巧姻缘。情节大略是:武安郡公李浑遭其妻兄宇文述嫉恨,被告谋反,但检查无据。宇文述又诱使李浑之侄李敏妻出首,诬告李浑将奉李敏为帝。隋炀帝即诛李浑,又族其家。李浑之

  • 诗次故

    二十二卷。附外杂一卷。朝鲜申绰撰。申绰字在中,号石泉,朝鲜李朝经学家。《诗次故》初稿毁于火,现存本为申氏晚年重订。该书博稽《三雅》、《方言》、《释名》等书,以订其诂,又广辑《戴记》、《左传》、《史记》

  • 谥法

    四卷。宋苏洵(1009-1066)撰。洵字明允,眉山(今四川省乐山市)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及苏辙之父,人称老苏,自号老泉。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通六经百家之

  • 孝经中秘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是书引《御览》“某作孝经”一百六十字,跟其他辑本相同。取《路史》校之,二者不同有:“某作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下有“乃”字,“天”下无“则”字,“玄云”作“玄霜”,“北

  • 禊诗集兰亭字

    四卷。清胡文诠辑。胡文诠,生卒年不详,或曰今北京大兴人。字衡斋,曾为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知县。“修禊”是我国古代一种祈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常在春、秋两季于水滨举行,尤其是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最为流行。《兰

  • 绀寒亭集

    十四卷。清赵俞(?-1713)撰。赵俞,字文饶,号蒙泉,上海嘉定人,生年不详。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康熙三十七年(1698)授山东定陶县知县,在任五年,后因患病告老还乡。赵俞工诗文,与孙志弥等

  • 审视瑶函

    六卷。明傅允科(生卒年不详)撰。傅允科,字仁宇,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善医,以眼科名世。此书又名《眼科大全》,成于明末,由傅允科父子两代完成。其子傅国栋,字维藩,为南京医院侍直御医,继父业辑成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