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书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近代学者只能一并辑其佚文。① 一卷。清黄奭(其生平不详)辑。黄奭字恩抡,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颜氏家训》、《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五经文字》、《毛诗名物抄》、《汉书音义》、《广韵》、《集韵》等。考《颜氏家训》引《字书》“即旄邱之旄也”,知《字书》当为六朝间的人所作。从群籍所引诸条来看,如“玑,小珠也”、“俎,肉几也”,“盼,美目也,目黑白分也”等等,其训诂最精,实乃六朝字书之善者,非《字统》可比。是书今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本。② 二卷。近代龙璋(其生平未详)辑。龙璋攸县(今属湖南)人。其所辑引《字书》的群籍有梁顾野王《玉篇》、皇侃《论语疏》,隋萧该《汉书音义》,虞世南《北堂书抄》、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善《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僧慧琳《一切经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参《五经文字》、宋李昉《太平御览》、孙奭《孟子音义》、陈彭年《广韵》、乐史《太平寰宇记》、辽僧行均《龙龛手鉴》、希麟《一切经音义续》、金韩道昭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元胡三省《通鉴注》等。依《说文》部首编次而成,虽未能尽复旧观,然皆足以资钻仰。是书有龙氏排印本,即《小学搜佚》(上编)本。

猜你喜欢

  • 句溪杂著

    六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江苏句容人。道光年进士,官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通许氏《说文》、郑氏《礼》,而于《公羊》用力尤深。有《公羊义疏》、《尔雅旧注》、《白虎疏证》、《说文谐

  • 桐凤集

    二卷。清曾彦(1857-1890)撰。曾彦,字季硕,四川华阳人。与其夫张祥龄俱从王闿运门下学诗,研诵楚辞、汉诗,兼作篆隶、美术遒劲,后张祥龄幕游吴中,曾彦也同行。著有《桐凤集》。此集共二卷,为五言诗一

  • 数学理

    九卷附一卷。英国棣么甘(1806-1871)撰,英国傅兰雅(1839-1928),赵元益(1840-1902)译。棣么甘为英国著名数学家,在分析、代数、逻辑方面均有著述。傅兰雅为英国传教士,曾与李善兰

  • 梅花园存稿

    一卷。清钟韫撰。钟韫,生卒年不详,字眉令,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钟惠公的孙女,海宁查遗之妻,翰林院编修查慎行之母。清初词人。此书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刊本,嘉庆八年(1802)有重刻本,书中有吴

  • 丽水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彭润章纂修。彭润章,同治时任丽水县知县。此志为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卷首为图,其次为疆域、城池、公署、学校、山水、水利、田赋、户口、积贮、兵制、祠祀、古迹、冢墓、寺观、职官、宦

  • 增定玉壶冰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

  • 诗经衷要

    十二卷。清李式谷撰。式谷字海匏,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深于经部之学,著有《易经衷要》、《书经衷要》、《春秋衷要》、《礼记衷要》及本书,合称《五经衷要》。本书前有道光十年(1830)

  • 周礼古注集疏

    二十卷。刘师培(1884-1919)撰。师培字申叔,号左盦,曾改字光汉,江苏仪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曾任北大教授。刘氏幼承家学,精通小学,治经有成,著述很多,有《国学发微》、《经学教科书

  • 责备余谈

    二卷,明方鹏撰。方鹏,字时举,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卿,著有《责备余谈》、《续观感录》、《昆山人物志》、《矫亭存稿》等书。《责备余谈》一书杂取为世所称道的古人行事,而摘除其瑕疵之处,因以成书。方鹏

  • 百论疏

    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百论》作者是印度僧人提婆菩萨所著,共二十品,每品各有百偈,故称《百论》。天亲菩萨释有《百论》。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出前十品,共五十偈,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