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史纪事补逸

明史纪事补逸

十卷。旧题南沙三余氏辑。记载南明福王、唐王、绍武、桂王诸政权事迹,对南明政治多有揭露,“江南实奴隶之质,闽亦轻薄天子,肇庆则拨乱无能,广州乃自生内梗,虽仍藩号,究类流人”。且以为明朝元气削于太祖、成祖嗜杀。有原刻本。

猜你喜欢

  • 张文定观光集

    十卷。《养心亭集》八卷。《靡悔轩集》十二卷。《环碧堂集》十六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张邦奇,字常甫,号甬明,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生平事迹见《张文定公文选》(辞目)。《观光集》凡

  • 文海披沙

    八卷。明谢肇淛(生卒年不详)撰。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今属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除湖州推官,累迁工部郎中,以广西右布政使终。博学能诗文,有善政。著有《五杂俎》、《滇略》、《长溪琐语》、《文海披沙

  • 彭茗斋集

    七种,二十三卷,附《明诗钞》九卷。明末清初彭孙贻(生卒年不详)撰。彭孙贻字仲谋,海盐(今属浙江)人。年少时即以博学名噪一时。清兵南下,其父彭期生殉难,彭孙贻求父尸骨,颇为时人称道。入清后不问仕途,寄情

  • 朋寿堂经说

    六卷。清末邹寿祺撰。寿祺字景叔,海昌(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师从经学家俞樾。所著之文多见于《诂经精舍》八集,皆三十岁以前所作。此书解《易》《书》一卷,《诗》、《仪礼》一卷,《周礼》一

  • 春秋事义全考

    十六卷。明姜宝(详见《周易传义补疑》)撰。姜宝认为,《春秋》义在褒善贬恶,其中如所谓尊君父、讨乱贼、敦典庸礼、内安外攘的“经世之法”,也只于其叙事中见之。《春秋》“盖多直书而义见,即有笔削,其褒贬亦多

  • 内传天皇鳌极镇世神书

    三卷。旧本题唐邱延翰(详见《天机素书》)撰,杨筠松补义,吴景鸾解蒙。《四库提要》考证此书之文,认为是伪托之作,但不知何人所托。书中大体以天星二十八宿附于二十四山龙之下,以乾坤艮巽为四厘极,配以罗计(一

  • 阳谷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王天壁纂修。王天壁字文,安徽桐城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二年(1673)任阳谷知县。考阳谷旧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刘素,书成于数月之间,难免陋略。再修于万历三十四年(16

  • 龙泉师友遗稿合编

    十一种,二十五卷。清李树屏编。李树屏字小山,生卒年不详。丛书收其师李江、王晋之二人著作遗稿,汇刊行世。李、王二人同为直隶蓟州(今天津蓟县)人,清代学者,后同时偕隐蓟北穿方塔。李树屏搜辑二人遗稿计十一种

  • 读经心解

    四卷。清沈梅撰。梅字雪友,浙江会稽人,治法家言,兼研经学,著有《易书诗礼心解》,后多散佚,止存一百五十余条,分为四卷。卷首有贺熙龄、何绍基二序,卷末有谭光祜跋,极称沈氏其人。今按,卷一,解“讼·九二”

  • 四书章句集注辅

    不分卷。清潘兴祚撰。潘兴祚字孝桥,平江(今湖南平江)人。是编以汉唐以来注疏,众说纷纭,源流各异,不揭其体要,则泛而无归;不衷诸至当,则杂而不粹。唯朱子能荟萃众说,择精语详。而群言互著,疑义颇多。于是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