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种,三十七卷。清张湘撰注。张湘字灵源,武陟(今属河南省)人。生卒年不详。张湘好堪舆之学,整理自古流传的堪舆类著作,为之订正注释,如《玉尺辨正》二卷、《辅星水法注》一卷等多种,其自撰书仅五种,如《
四卷。清宋伯鲁纂。宋伯鲁字芝田,陕西醴泉人。《新疆建置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刻本。全书四卷,分总论、沿革与行政区划,继分别叙述道、府、州、县的沿革。此志史料详实,叙事详略有据。其尚有民国二年(1
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陈栎字寿翁,人称定宇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尚书集传纂疏》。此书为陈栎随笔札记之文,以谈理学为主,兼及考证。对宋末元初诸人,各举其学问源流、文章得
一卷。刘师培撰。刘师培生平详见《礼经旧说》条。《汉书·艺文志》记述:“《礼》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汉兴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据《汉书》所载:《礼》古经五十七卷,(亦即五十七篇)除今文十七篇外
见《洪范皇极内篇》。
四卷。明贺应保(详见《传家迂言》条)撰。此书与贺应保所作《迂议》体例相近,大概书撰成后,即各立一名,而实际上为正、续集。第一卷皆为解《四书》之语。其学说以王守仁心学为主,因此多与朱子相龃龉。其它三卷多
一卷。张禹(?-前5)撰。清马国翰辑。张禹字子文,河内轵县(今河南济源县东南)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封安昌侯。专精《论语》,亦治《易》。著述有《论语章句》,一作《鲁安昌侯说》或《张侯论》,《孝经安
一卷。明王稚登(生平见《吴郡丹青志》)撰。此书历述古来弈品,叙述很简洁。书末附辨论一则,驳诸书附会神奇之说,也颇中于理,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六卷。《余集》一卷。清顾炎武(1613-1681)撰。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居亭林镇,号亭林。江苏省昆山人。明诸生,性耿介绝俗。“国朝称学有根柢者,以顾炎武为最”(《亭林文集》序)。顾炎武曾周览名山大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