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定皇象本急就章
一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号匪石山人,江苏吴县人。其生平著述,详见《说文新附考》。嘉庆十六年(1811)树玉发现元赵孟頫的正楷写本和明仲温的摹宋石本,皆出于皇象本,以之参校而成。其自叙指出,颜师古注本不以皇本为据,或有意改之字,如“祠祀社保菆猎奉”,“盖因疾病而祷祀乡间之社保,今改‘保’作‘稷’,释为‘先农’,失之。”其考证皆有依据。刻本有《灵鹣阁丛书》本,《功顺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即据《功顺堂丛书》影印。
一卷。清钮树玉(1760-1827)撰。树玉字蓝田,号匪石山人,江苏吴县人。其生平著述,详见《说文新附考》。嘉庆十六年(1811)树玉发现元赵孟頫的正楷写本和明仲温的摹宋石本,皆出于皇象本,以之参校而成。其自叙指出,颜师古注本不以皇本为据,或有意改之字,如“祠祀社保菆猎奉”,“盖因疾病而祷祀乡间之社保,今改‘保’作‘稷’,释为‘先农’,失之。”其考证皆有依据。刻本有《灵鹣阁丛书》本,《功顺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所收,即据《功顺堂丛书》影印。
二十卷。清徐志莘(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志莘,字任可,一字商农。德清(今浙江德清)人。官顺天府通判。本编有《超庭集》二卷、《壮图集》三卷、《小草集》三卷、《弃担集》七卷、《超乾集》三卷、《老傅集》
一卷。南宋汪晫(生卒年不详)编辑。汪晫字处微,其门人私谥康范先生,绩溪(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咸淳十年(1274),汪晫孙汪梦斗将此书和《子思子》同时献于朝廷,得赠
六卷。正编九十卷。清丁日昌(1823-1882)督编。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人,官至江苏巡抚。此书专辑太平天国军入侵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太仓等江南诸地殉难绅士民人。事迹昭著者,列之于传;无事迹可考
一卷。明不著撰人名氏。《扬州变略》记弘光立朝南京后,命北来官军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为四镇,分防驻守。以史可法为督师,坐镇扬州,总摄其事。四镇拥兵自卫,不服从史可法调遣。高杰军原为李自成农民起义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
二十卷。附《谈薮》二卷。清靳荣藩撰。靳荣藩,字介人,山西黎城(今长治)人,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吴诗集览》是靳荣藩为吴伟业诗作选编的注释本。吴伟业,字骏公,晚自号梅村。崇祯举人。会试第一,殿试第二。授
十卷。清萧榕年编辑。榕年字霞村,山东莱芜(今山东莱芜)人。是书首有王采珍序,又有榕年自作例言。是书卷一至卷七为《论语》,卷八为《大学》、《中庸》,卷九至卷十为《孟子》,凡四书中记人记事分见于《左传》者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周斯才,字梦溪,上元人。《马边厅志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六卷。卷首小引、纂修姓氏、凡例、图说。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含分野、节序、气候、灾异。卷二,地理志一,含
五卷。明吴应箕(1594-1645)撰。吴应箕,字次尾,号楼山,南直隶贵池(今属安徽)人。崇祯元年(1628)与张溥等结成“复社”,一时有“小东林”之名。崇祯十五年(1642)应南都乡试,列入副榜。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