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监利县志

监利县志

①十一卷,首一卷,清潘世标纂。潘世标,字翰苑,恩贡,官四川资中县知县。监利县志,唐宋以前无闻,县志创修于明正统间邑人斐文僖。文僖以文章气节闻名,超识卓见,惜其书不传。历百余年,至万历二年(1574)邑侯李纯朴延邑人李桃续,其书也佚。顺治六年(1649)蔺完琓莅任,悯邑乘久缺,延潘世标分编汇辑,历三年始克成篇。《监利县志》顺治九年刻本。共十二卷,首列图考,分方舆、营建、秩祀、赋役、职官、宦迹、选举、人物、节烈、方技、艺文。此志中除职官、选举、人物分目外,余无子目,间有加论断者,体裁不一,序述也甚简略。《水经注》记汉水东历天井,系江陵县属,而此志方舆内引作天井院,殊属舛误。此志论江汉分合,称县号泽国,水宗江汉,全县人民,关系巨大,论堤防为:县地处卑下,以堤为命,无堤何以保土,无土何以养民,扼要之言也足不朽。此志于明末乱后,县遭兵火,旧典失亡,搜罗残帙,及时修辑,一县文献,得以不坠,其功不可没。② 十卷,清郭徽祚修,易言翼、刘鸿诰等纂。易言翼,字十庵,顺治贡生,官刑部郎。刘鸿诰,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贵州永宁知州。按监利县志共四修,明代二志已不传。清初一修于顺治九年(1652),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相距二十年,是时知县郭徽祚、易言翼等,或司采访,或司编辑,因旧增新,以成此编。《监利县志》康熙四十一年(1702)修,抄本。此志纲中各有子目,次第甚为谨严。陆清献的志灵寿称,关邪崇正,为政之大防,故佛老寺观皆不敢载,此志营建志内不列寺观,与灵寿志关邪崇正之旨不谋而合。该县地卑湿,江襄夹流,此志对于堤坊水利,仅于方舆志山水中稍提及,则重虚文而忽实际。此志纲举目张,订讹补缺,较旧志完善。③ 十二卷,首一卷,清徐兆英、林瑞枝修,王柏心纂。王柏心,字子寿,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官刑部主事。王柏心三楚人士,能文章,尤深史地之学,撰有《宜昌府志》,汉阳、黄冈、东湖当阳等县志,皆当时所推重。监利县志,自康熙四十一年(1702)重修后,迄同治十一年(1872),历百余年未有续修。此志为邑人朱昆游克钦所纂次,王柏心贯两家以成。《监利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此志纲中有目,诠次论定,条分缕析。其中江防一门,为创立。王柏心于河渠沟洫,讲求有素,曾著《导江三议》,能计其大而规划远,于县中水利,尤其致意。监利县境,壤居卑下,外环大江,田庐人民托命于堤,每年有修筑堤防之役,竭手足罄资。此志于江防志内详述江堤形势,治堤方略及历年决塞,征修章程、江防界分,江堤弓口及旧堤各名使为政者,知责任攸归,不敢苟且从事。但县北襄河,为患也重,却将襄河分支源委,列于方舆志山川内,其襄水支流形势,仅附江防志后,则重江防而轻河害。

猜你喜欢

  • 桂之华轩文集

    九卷。《补遗》一卷。清代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少倜傥,善属文,壮事张裕钊,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又有古文功夫。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文集中有些作品,如《东援

  • 渔村记

    二卷。清韩锡胙(1716-?)撰。韩锡胙字介圭,号湘岩,浙江青田人。乾隆举人。官至苏松粮道。学问渊博,诗文俊拔,著有《滑疑集》。《渔村记》为传奇剧本。卷首《南山法曲》题湘岩填词。卷端题妙有山人漫笔,湘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是慧思陈永定二年(558)于南光州齐光寺造金字摩诃般若经时所作的发誓愿文。该誓愿文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慧思有生奉佛以

  • 新政策

    一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译有泰西的《新史揽要》,著有《西铎》(1895),《新政策》(1896),《生利分利之别论》二卷,《七国新学备要》(1889),《速兴新学条

  • 诒谷草堂诗集

    一卷。清余廷灿(1729-1798)撰。余廷灿字卿雯,号存吾。湖南长沙人。乾隆进士。官检讨。著有《存吾文集》。此为诗集。邓显鹤《沅相耆旧集》卷九十五录廷灿诗二十一首,说廷灿集无刊本,故所存不多。此本为

  • 新化县志

    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甘启运等修,刘洪泽纂。甘启运,奉新人,曾任新化县知县。刘洪泽,邑人,县学训导。《新化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共三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十目。卷首为顺治、康熙、雍

  • 诗经图史合考

    二十卷。明钟惺(1572-1624)撰。钟惺字伯敬,竟陵(今属湖北省)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稍迁工部主事,寻改南京礼部,进郎中,擢福建提学佥事。以父丁忧归。官南都时,读史恒至丙夜,

  • 承华事略

    一卷。元王恽(1227-1304)撰。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中统元年(1260),姚枢征为详议官,不久便被选到京师,为中书省详定官。中统二年,任翰林修撰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

  • 兰晖堂集

    四卷。明屠应埈(约1535年前后在世)撰。屠应埈,字文升,号渐山。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刑部尚书屠勋之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由郎中改翰林,官至左春坊左谕德。其事迹具附戴《明史·文苑传》王

  • 随园诗话

    十六卷。《补遗》十卷。清袁枚(1716-1797)撰。袁枚,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改外任,历任溧水、江浦、沐阳、江宁等地知县,颇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