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罗田县志

罗田县志

①八卷,明祝珝修,蔡元伟等纂。蔡元伟,字伯瞻,福建晋江人,嘉靖十年(1531)举乡试,授罗田教谕。罗田志以县人张玉泉等人相继受知县周英、劳樟之托,沿尚未成书旧稿,参以郡志而成。初笔为邑人张浚、蔡惟忠等,蔡元伟继成。嘉靖二十二年(1543)刻印。为八卷。分地理、食货、官师、公署、人物、惠政、祀典、艺文、修武、灾异、杂志十二门。各门缀子目,艺文只标书目,原文分别各类下。李实沅重刊序称:此志据章文懿《阑溪志》例为体要。凡例称:罗山有县以来,无志可征。但此志山川一门中有虎母丘下引旧志等,丘墓一目又称引旧志以书,似乎此前先有一志,实旧志是指张玉泉诸人旧稿,而非有志于此志之前。重刊本为县人王葆心,于民国十五年(1926)据天一阁影抄明刊原本校印。王葆心跋称原刊有图,拙陋无比,也不标地名故未刊入,仅学宫县署图二,依照原本摹印,重加考定,并一一注出堂、厅、房、亭、庙祠、庑门、宅库等名,又称原本每半版九行,每行十九字,其例仿明《一统志》大书标纲,分注列目。末附集此修志职官人物列传及王家氏传,是其子王梦强增辑,皆依章实斋修志必载前志原委,以重志源之意。② 八卷。清蔡容远纂。蔡容远,邑人,诸生,县志自嘉靖蔡元伟修,崇祯十年(1637)知县白乃忠续辑,不久即遇变革。康熙四年(1665),蔡容远以诸生悯文献失传,恐故志凋零,倡修志事,历数月遂。此志修于易代之后,旧志多有阙佚等就成书。惜当时流传不广,少有传本。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张琳续修县志,已叹旧志无征。至光绪二年(1876)知县管贻葵再继修辑,考核旧志,称县志明代毁于兵火,康熙年间县令张君辑之,即是志之修,淹没不可知。今所见仅一抄本。此志体例尚称佳良,唯人物、选举混于一目,似未当。然三百年前邑中文献,仅此一帙,未可因此微疵而斥之。③ 八卷,清张琳修,刘青震纂。张琳,字昆璧,满州镶红旗人,顺天府学生员,康熙五十二年任罗田知县。其早登仕途,卓有政绩,倡修志事,整理一县文献,尤为各方称许。按县志自崇祯间白乃忠修,康熙四年(1665)县人蔡容远续辑。及张琳知县事,锐意志事,据蔡志为蓝本,延县绅士采访雠校,其讨论编辑,由张琳幕客刘青震等十余人主持,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印。全书八卷。卷一地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职官志,卷五选举志,卷六人物志,卷七艺文志,卷八方外志。此志以外籍人士修志,多有隔膜,用意欲除旧志伪误,矫枉过正,其失也多。职官一门年代,几全误错。但此志典制、田赋、人物、艺文诸门,皆详赡有要。不能以其疵累而掩其全体。④ 八卷,首一卷,清管贻葵修,陈锦纂。陈锦,字容舫,本县人,同治二年(1863)官刑部主事。罗田县志,倡修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县祝珝,教谕蔡元伟所纂,崇祯间知县白乃忠重刊,二书明代毁于兵,清康熙、乾隆又经二修。光绪二年(1876)知县管贻葵、陈锦修成此志刻印。卷首叙文及纂辑姓氏、凡例、目录,舆地图二,建置图八。此志以康熙、乾隆两志为底本,稍变体例,如物产入舆地,营汛、铺递、坊表入建置,删学校志分入建置与政典,秩官、选举旧志为表,此编均易为志,兵事、选举、人物诸章,均有增辑。兵事一章详于前志,其例仿编年体,因咸丰间,捻军起义,罗县团练战争颇多,故大书特书。其他如古地名、分野、古迹、名胜、校正旧志颇不少。

猜你喜欢

  • 凤氏经说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

  • 云居圣水寺志

    六卷。清释湛明伦原辑,通渊实懿重纂。云居,豫章(今江西省)之山,唐咸通间,道膺禅师,始由西江入越之七宝山,建庵居住,门楣书“云居”二字。宋元珮间,安禅圣水岩有佛印,故名寺为圣水。元初指月重新云居,明洪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龙川诗钞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

  • 爨下语

    二卷。明张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复,字子远,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为四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为二卷,即分上、下二卷。每条各以偶语联比成文,体例类

  • 童宗伯行述

    一卷。清童德(生卒年不详)撰。此书记其父童华(1818-1889)事迹。童华字惟兖,号薇研。浙江鄞县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太常寺卿、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等官。童氏曾多次奉旨

  • 车太常集

    一卷。晋车胤(?-401)撰。车胤,字武子,南平(湖南省兰山县东北)人。车胤少勤学,家贫无灯油,夏夜用绢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以博学知名,累官中书侍郎、侍中、领国子博士,隆安中迁吏部尚书。后被司马元显逼

  • 阆风馆诗集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

  • 四书解疑

    二十卷。清黄梅峰撰。黄梅峰字一泉,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是书原名为“摘疑”,邵晋涵改为“解疑”。书首有邵晋涵、徐坤二序,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后有自跋,书为诏初学起见,用问答体。例言谓“观此书者,每

  • 明官制

    五卷。不著撰人名氏。本书备录明代直省各府、州、县文武官员之品秩、职掌,以及各州县道里远近、编户多寡、到任期限。皆取材于《明会典》及《一统志》各书。盖坊间所刊刻,以便仕宦之检阅,实为资料汇编,然有实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