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翁文端公行述

翁文端公行述

一卷。清翁同书(1810-1865)等述。同书号和斋,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至安徽巡抚。此行述记其父翁心存(1791-1861)事迹。心存字二铭,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卒谥文端。篇中行述以仕历为主。此书最早的版本是咸丰年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得心录

    一卷。清李文渊(详见《左传评》)撰。此书皆为李氏所制新方。书前李氏自题: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故名此书为《得心录》。书中共载有方十九条。其中敌参膏之方,为应补之证,委曲调剂,以他

  • 选巷丛谈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是作者居住在扬州小牛录巷时收集、摘录而成,因小牛录巷距文选楼很近,所以作者为此书命名为《选巷丛谈》。全书没有一定体例,记载考证内容较杂,其中记载清代学者阮元的轶事较多,还有一些

  • 泰卦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1)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 镇亭山房诗集

    十八卷。清陆廷黻(生卒年不详)撰。陆廷黻字已云,号渔笙。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陆廷黻善工乐府。著有《镇亭山房诗集》。此诗集凡十八卷。其中卷一为《声始集》,卷二、三为《簟溪集》,卷四为《北征集》,卷五

  • 夏小正注

    ①四卷。清李聿求(生卒年不详)撰。李聿求,字五峰,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诸生,布衣终身,著《后汉书儒林传补》、《桑志》及是书行于世。是书分春、夏、秋、冬四卷,按月书写,先经后传,又次为注;逐节连写

  • 诸儒语要

    二十卷。明唐顺之(1507-1560)撰。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江苏武进人。嘉靖八年(1529),会试得第一名,授武进主事。后任翰林编修、春坊司谏。因触怒明世宗,夺官为民。东南倭寇作乱、被起用为南部东

  • 因柳阁词钞

    二卷。清焦廷琥撰。生卒年未详。焦廷琥有《尚书伸孔篇》。是编大题《因柳阁词钞》,小题《对花词》。据其自述,养病村居,启椟检得《花间集》、《花庵》诸词选,诵而爱之,间伤其体,故名曰《对花词》也。其小令时有

  • 十三经解诂

    五十六卷。明陈深(详见《周礼训隽》)撰。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于《易》只取程传及本义,各标

  • 双楼诗钞

    二卷。清夏振采(1748-1809)撰。夏振采,字受白,号双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平不详。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残存遗诗四卷,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其旨趣在唐宋之间,

  • 榴馆初函集选

    十二卷。明杨思本(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杨思本(一作忍本),字因之,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无考。著有《笔史》。是集凡十二卷。首为《释道十笺》一卷。中佚二篇,已非完本。其中如《形神篇》“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