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理董外传

说文理董外传

九卷。近代吕翼文(生卒年不详)撰。吕氏家里仕履无考,惟知他是近代学者王闿运(1833-1916)的学生。根据有二:一是喻谦所述王氏之《六书存微》,卷末附有吕氏所述《说文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诸例》;二是是编之内屡见“湘师语”三字,“湘师”当是“湘绮师”的略称。王闿运为湖南湘谭人,曾讲学于湖南,斋名号为“湘绮楼”。由此推测,吕氏大抵也是湖南人。是编于《说文》九千字中刺取若干字,依六书分类,据许书原意申以己意,以之为传。其分六书,象形会意谐声之外,指事则分其字为对文、单文、省文、增文、变文、复文六例,转注则唯取“考”、“屦”、“斄”三字,假借则唯取“令”、“长”二字。核其全书之六书分类,或嫌淆乱,如指事所增诸例,多以应隶会意之字羼入;或嫌狭隘,如转注仅取三字,则不知“建类一首者”皆为转注,假借仅取二字,则不知“本无其字”者皆为假借。《续修四库提要》云:“虽其所分所传,瑕瑜各不相掩,而较其师湘绮之于六书,以明象形之字而滥入指事转注者,则大有轩轾。苟能判其瑕瑜,舍其短而取其长,尚未始非研究考《说文》之一助也。”(冯汝玠)是书仅有原稿本。

猜你喜欢

  •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

  • 黑龙江述略

    六卷。清徐宗亮纂。徐宗亮(1834-1905),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父丰玉在田家镇战死,宗亮袭骑都尉世职,因终身不仕,以文章遨游于公卿间,曾入李鸿章幕。光绪三十年(1887)黑龙江将军恭镗聘其

  • 王氏家藏集

    六十八卷。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仪封(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忤中官刘瑾等屡被贬谪。嘉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后累官至左都御史

  • 海州直隶州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唐仲冕修,汪梅鼎等纂。唐仲冕,字六枳,一字陶山,湖南善化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嘉庆七年任海州知州,十一年移知通州,官至陕西布政使,三权巡抚事。汪梅鼎,嘉庆九年进士,候选

  • 吾学录

    五卷。清潘相撰。潘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县人。乾隆进士,官知州,有《脔文书屋集》。是书卷一为庙制冠服之制,卷二为昏礼,记录《清会典》中纳采等礼及孔南塘张伯行诸人论说,卷三为丧礼,卷四为祭礼,卷五

  • 游永州近治山水记

    一卷。清乔莱撰。乔莱,字子静,号石林,宝应人。康熙间进士,官内阁中书,举鸿博,授编修,累迁侍读,遭蜚语罢归,治理废圃改名纵棹园,读易其中,著有《易俟》、《直庐》、《使粤》、《归田》诸集。永州治山水之胜

  • 李徵伯存稿

    十三卷。明李兆先(1465?-1514?)撰。李兆先,字徵伯,湖南茶陵人。大学士东阳之子。以荫为国子生,年二十七而卒。《怀麓堂诗话》曾载兆先论诗之语。李东阳所作兆先志文,悼惜特甚。沈周《客座新闻》乃载

  • 周易辩录

    四卷。明杨爵(1493-1549)。爵字伯修,富平(今属陕西)人,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七年始得释。其事迹见《明史》本传。《周易辩录》一书前有自序,题“嘉靖二十四(1545年)乙巳

  • 书经汇解

    四十六卷。明秦继宗撰。秦继宗字敬伯,湖北黄冈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本书凡例称:“蔡传之遵令甲也,读者安敢别立赤帜?推是传而注经,而经反因传而晦,则不得一效忠焉。”故本书作者秦继宗也欲详稽

  • 锡金志外

    五卷。清华湛恩(沐云叟)纂。此志前端列序文一首,末署道光癸卯沐云叟自叙,无姓氏。沐云,乃华湛恩,字孟起,江苏无锡人,官太和县教谕。华氏家藏书万卷,邑中掌故无不精熟。著者自叙云:“尝编读前志,参稽往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