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阴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阴阳是贯串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阳一般代表轻清的、功能的、亢进的、运动的、上升的或热性的一面;阴一般代表重浊的、形质的、衰退的、静止的、下降的或寒性的一面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乳香、生没药、甘草、黄芪、玄参、沙参、牛蒡子、贝母、知母各9克,三七末6克(冲服)。水煎服。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若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
见《本草纲目》。为牵牛子之种皮呈灰黑色者,详该条。
见《宁夏中草药手册》。为暴马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野芋之别名,详该条。
即天灵盖,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指臀股之间。《素问·气交变大论》:“髋髀如别。”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见《血证论》卷二。即泪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