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庆草药》。为椿叶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见胎息条。
病证名。指突然失音,即暴暗。《灵枢·经脉篇》:“足阳明之别……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系指音声不出卒然而发作者。暴病多属实证,多由风寒、风热之邪犯肺所致。因于风寒者,宜温散寒邪;因于风热者,宜辛凉宣散。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食伤之一。《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鱼鳖,紫苏、陈皮、木香、姜汁。”参见伤食条。
见《本经逢原》。为蒟酱叶之简称,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荜拨,详该条。
手掌内面的摺纹。
方书。不分卷。清张朝震(东川)撰。刊于1888年。分小儿科、女科、男科杂症三门,收录验方96首,颇多个人临证心得。现存初刻本,建国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