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佚名《男妇小儿眼科七十二症》。多因脾经湿滞所致。症见两睑赤烂,时痒流泪。治宜祛风清热除湿等法。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二。为牙龈红肿,化脓焮痛,绵绵不断,久而不愈,或时发时愈的证候。治宜清热解毒。先服银翘马勃散(《温病条辨》:银花、连翘、马勃、牛子、射干),继服甘露饮。外用锡类散涂患处。
见鼻交頞中条。
同肾阴虚。详该条。
见广温疫论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石门。见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
出《经验广集》。为荔枝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此症因心肺停受郁热,风痰上越脏腑。须要看他地位,在上者为元痈;在中者为热痈;在两边者为双喉痈;在下者为页育也。要识得标本,然后治其有余不足。”详见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