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鬲,通膈。即膈消,详该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即风火眼,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鸡内金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痢疾之由食积内阻所致者。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多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其症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
【介绍】:见苏轼条。
即阴疮。详该条。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系发于颧部的痈。由风热而生。初起小,后渐增大,焮红、肿、痛,进而皮溃流脓。初起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仙方舌命饮。参见外痈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红丝疔,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