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三。又名乳发,俗称脱壳乳痈。本病为乳痈之严重者。溃则皮肉尽腐,迅速扩大,如治疗不当,易伤囊隔,终成漏症,久不收口。证治见乳痈条。
出《灵枢·病传》。①指疾病的传变。②《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病邪在内脏之间的传变,故名。内容以外邪侵入脏腑后,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阐明疾病在脏腑之间相传的关系,并测知其预后。
病名。泛指鼻不闻香臭。《外科大成》卷三:“鼻聋者,为不闻香臭也。”此乃鼻病中一种常见的症状。治宜审证求因,辨证用药。
见《本草从新》。为脐带之处方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石决明、防风、茺蔚子各二钱,人参、菊花、车前子各三钱。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米汤调下。治因肺肝风热,流入于目,泪多涩痛而致的白翳黄心内障,症见黑睛四边皆白,中心一
《张氏医通》卷十二方。半夏、赤茯苓、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五分,苏叶、香附、槟榔(大便溏者不用)、木香、大腹皮、枳壳、桔梗各七分,人参一钱五分,肉桂、厚朴(姜制)各八分,生姜七片,红枣二枚。水煎服。治诸气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神道,见该条。
五脏的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桂岩,又字廷豹。浙江萧山人。先为儒生,能诗,通医,尤专于痘疹。著有《博爱心鉴》一书。主张治疗痘疹贵于气血充足,治疗偏于补气血,对于表里虚实的辨证不够重视。
见伤寒补亡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