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锋针

锋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三棱针。《灵枢·九针论》:“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是一种体呈圆柱,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的针具。用于浅刺出血,治疗热病痈肿经络痼痹等疾患。

猜你喜欢

  • 足少阳穴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左手关上阳实者,胆实也,苦腹中不安,身躯习习也,刺足少阳治阳,在足上第二指本节后一寸是。”所指似为足少阳胆经之临泣穴。也有说位在足背第二趾正中线第二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者(

  • 地栗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 神昏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即神志昏迷不清,或全然不知。详昏迷条。

  • 胃虚

    证名。指胃气虚、胃阴虚所出现的病证。《脉经》卷二:“胃虚……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淅淅、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参见胃病、胃气不足、胃阴虚等条。

  • 袁坤厚

    【介绍】:元代医生。字淳古。益州(今四川成都)人。精通医学,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医学正,撰有《难经本旨》一书。

  • 心痈

    病名。指位于巨阙穴处的痈。巨阙穴为心之募穴,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巨阙隐隐而痛者,心疽也。心上肉微起者,心痈也。”由心火炽盛,兼平素过度饮酒或贪食辛热,积热化火而成。证见寒热身疼,头面色赤

  • 更年安

    研制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玄参、五味子、麦冬、珍珠母、牡丹皮、浮小麦、夜交藤、磁石等。片剂,每片0.3克,每服六片,一日二至三次。功能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治

  • 补理第三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 肝血不足

    即肝血虚。详该条。

  • 明堂

    ①望诊部位,指鼻。《灵枢·五色》:“明堂者,鼻也。”亦特指鼻准头,《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即明堂也。”②针灸模型表明腧穴的志点。故人体经脉孔穴图,旧称明堂图或明堂孔穴图。《医说》:“今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