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即眉冲,见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吸气短促之状,因肺气大虚,气无所主而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在上焦,其吸促。”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野烟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别》等篇。又名嗌、咽嗌、喉嗌。古名嚥。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重楼玉钥》:“咽者,嚥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古代医籍常咽、喉并称。《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
指足阳明筋的支筋,网维于目下胞。《灵枢·经筋》:“阳明为目下网。”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咽痛。详该条。
出《药性类明》。即栝楼子,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淡渗泄利水湿的治法。适用于泄泻、浮肿、小便不利,常用茯苓、薏苡仁、白通草、猪苓、泽泻等淡渗药。常用方有四苓散、茯苓皮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