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冬温

冬温

病名。见《伤寒论·伤寒例》。指冬季发生热病。《医效秘传·冬温温毒》:“冬温者,冬感温气而成,即时行之气也。何者?冬令严寒而反温热,人触冒之,名曰冬温。”本病如邪在肺卫,见头痛无汗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等症。治宜辛凉解表,选用桑菊饮银翘散,配合桔梗汤等。如其邪不解,则可见气分营分血分证候,宜参照卫气营血辨证法治疗。《医学入门·正伤寒》:“冬温,总是时行,……与伤寒相似,但脉不浮耳。治法大同春温,表症萎蕤汤、九味羌活汤,入里加大黄,重者双解散,轻者加减调中汤。”一说本病虽属新感,但与正气虚弱,肾经不足有关(见《伤寒绪论·冬温》)。亦有因冬令不能闭藏,其气反泄于外者,宜用补药中兼解表药(见《丹溪心法附余·瘟疫》)。《温疫论》谓,新感温病的一种。因冬季感受非时之暖而发生的热性病。其传变规律与风温同。治以辛凉疏表为主。参新感温病、风温条。

猜你喜欢

  • 陈文秀

    【介绍】:见陈文中条。

  • 阴盛阳虚脉

    脉象。轻按浮取,细而小,重按沉取实大。《难经·六难》:“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

  • 沿皮刺

    即横刺,见该条。

  •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妊娠感冒

    病名。指妊娠期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有汗或无汗等病证。由于孕妇体虚,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束表,营卫失和,正邪相争,肺失宣畅引起。风寒感冒: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声重流涕,身无汗,脉浮紧或浮滑,

  • 竹帘

    正骨器械。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普通竹帘按伤部大小、长短裁制。对于四肢骨折经手法复位后,患部以布缠之,再以竹帘围裹扎紧固定。如嫌力量不足,可再加用杉篱。

  • 松树蕊

    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 大乘和尚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

  • 白头翁草

    见《圣济总录》。即白头翁茎叶,详该条。

  • 产后伤寒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触冒寒气而为病,谓之伤寒。产妇血气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动,为寒所伤,则啬啬恶寒,翕翕微热,数日乃歇,重者头及骨节皆痛,七、八日乃瘥也。”因产后气血大虚,卫外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