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搐搦

搐搦

证名。①瘛疭的别称。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证治准绳·伤寒》:“瘈者,筋急而缩也;疭者,筋缓而伸也。或伸缩而不止者,瘈疭也。俗谓之搐搦。”详瘈疭条。②指四肢抽搐,伴十指开合,两手握拳的症状。《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或言抽搐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

猜你喜欢

  • 方广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约之,号古庵。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先学儒,后学医,曾旅居河南洛阳、陈留等地,以医术闻名于中原一带。对朱丹溪最为推崇,因见程充(用光)所校定的《丹溪心法》一书赘

  • 神庭

    经穴名。代号DU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发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外台秘要》)。一说:“在发际,直鼻”(《针灸甲乙经》)。布有额神经分支和额动、静脉分

  • 鬼窟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劳宫穴。参鬼路条。

  • 寒炅(jiǒng 窘)

    寒热。《素问·疏五过论》:“脓积寒炅。”

  • 临证指南

    见临证指南医案条。

  • 山屎瓜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 棒子毛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 药熨

    外治法之一。用药末或药物粗粒炒热布包外熨,用以治疗冷寒湿痹,腔腹冷痛等症。如胃气痛,用橘叶炒热后布包揉熨;风寒或血虚头痛用吴茱萸加米饭炒热布包外熨等。参熨法条。

  • 王畸叟

    【介绍】:见王履条。

  • 温胃丹

    《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人参、白术(炮)、木香各一两,五味子、当归、高良姜各五钱。为细末,面糊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丸,米饮送下。治小儿腹痛啼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