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药物志》。为石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葫芦茶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经拾遗方论条。
即乌贝散。见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扶桑花之别名,详该条。
症名。出《灵枢·口问》。系指自咬其颊。详见啮舌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下利之因寒毒所致者。《卫生宝鉴·补遗》:“寒毒下利,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清黑,或有清谷。治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或白通汤。”参见寒泄、下利条。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是指浅刺及皮,并迅速出针的针刺方法。以其所刺极浅,如常法之半,故名半刺。因肺合皮毛,故本法应肺而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