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约撰于1624年。共收医论45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当之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篇详述卫气在一日中运行全身的情况,指出白天行子阳二十五周次,夜间行于阴二十五周次,故名。内容强调根据疾病属阴属阳的性质,配合卫气运行的规律来针刺治疗的重要性。
病证名。小儿实热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气血俱盛者,则脏腑皆实,故胃中生热,其状大便则黄,四肢温壮,翕然体热也。”治宜清胃泻热。用泻黄散。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出《澹寮方》。为谷芽之别名,详该条。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介绍】:见李纪方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脑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