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癃闭

癃闭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灵枢·本输》称闭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今将小便排出甚少及完全无尿排出,统称癃闭,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尿潴留和尿闭。可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气虚气滞阴液不足、肾阳虚衰转胞等所致。肺为水之上源。肺热壅盛,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点滴而下,或全然不通,呼吸急促,咽干,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治宜清肺润燥。用清肺饮加减,或用探吐法膀胱为藏溺之腑,热结膀胱,阻碍气化,则小便量少色赤,甚至闭塞不出,小腹急满胀痛,渴不多饮,舌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通利。选用通关瞿麦汤滋肾通关丸罗太无白花散等方。败精瘀血,阻塞水道,则见尿闭不出,或滴沥而下,或尿出如线,小腹胀满,隐痛拒按,或茎中痛,苔青紫,脉细涩或细数。治宜行瘀散结。选用代抵挡丸、桃仁承气汤牛膝膏蒲灰散等方。气虚、气滞、阴液不足、命门火衰、转胞所致者,详气闭气虚小便不利阴虚小便不利阳虚小便不利、转胞各条。

猜你喜欢

  • 四塞

    ①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素问·阴阳离合论》:“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②脉象与四时不相应。《素问·至真要大论》:“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

  • 中恶似痫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危恶症候之一。中恶毒之气,病自外至。其证眩仆,四肢厥冷,两手握拳,不能喘息。治宜先用霹雳散吹鼻中取嚏,促醒,继用苏合香丸。中恶毒之物,病自内生,其症心腹刺痛,腹皮青黑,闷乱

  • 外感燥痰

    燥痰证之一。亦称火痰。《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欬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多因时令燥热之气干犯肺胃所致。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为主。如竹叶石膏汤、

  • 新编针灸学

    书名。鲁之俊编。本书是根据作者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学习针灸的讲稿编成。书中简要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和方法,全身主要针灸刺激点(穴位)的部位、主治及一些常见病的刺激点等,末附某部军医的治疗效果统计表。1950

  • 胳肢窝

    即腋窝。《伤科补要》:“腋者,肩之下胁之上际,俗名肐(胳)肢窝。”

  • 产后漏黄水

    病证名。肖山《竹林寺女科秘方》:“产后一月,漏黄水不止,此乃血虚之故,宜服补血汤(当归、肉苁蓉、附子、川芎、白芍、茯苓、甘草)。”

  • 山崩子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满山红之别名,详该条。

  • 松肌通圣散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荆芥、羌活、炒牛蒡子、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药、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加芦笋、芫荽,水煎服。治小儿痘疮,遍身稀疏而头独稠密,痘形稍尖圆者。

  • 肘热

    证名。指肘部或肘前、后有发热感觉。《灵枢·论疾诊尺》:“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类经》五卷:“肘前,内廉也,手三阴之所行,故应于膺前;肘后,外廉也,手太阳

  • 手拳

    病证各。即手指挛缩不展。《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九卷:“夫小儿手拳者,由在胎之时,其母脏腑气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能伸展,故令手拳不展。”治宜养肝柔筋,和血祛风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