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陈惠畴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眉心疔。见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腊梅叶之别名,详该条。
舌苔干涩而起瓣。为里热实证。可见于热邪炽盛,或内有蓄血,或湿热蕴结化毒。若阳明府实,发热、烦躁而渴,宜通里攻下;若身黄如橘、目黄、尿黄,宜清热解毒利湿;若其人如狂,善忘,不避亲疏,小便自利,大便干结,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吐酸。详该条。
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怕日羞明症,虚实两境施,目疼并赤肿,络滞气行迟,火炽兼脾燥,心肝脾辨之,但分邪实治,病亦不难驱,不疼不赤肿,单为血家虚。”
【介绍】:南宋医家。字少颖。世代精于外科,从事医疗五十余年,有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整理家传积世秘方,参考古今诸家论说,于1242年(淳祐二年)编成《痈疽辨疑论》2卷。
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