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入门》。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即凤眼草,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①《银海精微》卷下方。熟地黄一两,五味子、炒枳壳、炙甘草各三钱。为细末,炼蜜和丸,每服一百丸,食远清茶送下,日三次。功能养血凉血祛风。治血弱阴虚,不能养心而致心火旺,阳火盛,偏头肿闷,瞳子散大,视物则
病因或病证。详湿痰、痰湿阻肺条。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经穴别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外阳,在外踝上三寸,阳郄。”所指即跗阳。
方书名。15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
证名。见《证治要诀·脚气》。即足心痛。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