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和虏
见“乙弗”(2页)。
见“乙弗”(2页)。
元朝大臣。又作阿林铁木儿、阿怜帖木儿。畏兀儿人。秘书太监※阿的迷失帖木儿之子。善蒙古文,多闻识,历事数朝。由翰林待制累迁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仁宗时(1311—1320年在位),奉诏译《贞观政要》、
唐代六诏之一施浪诏王。乌蛮。为见于史载之施浪诏第一世王。统领今云南洱源三营及鹤庆、剑川一部分,王居牟苴和城。为摆脱孤立地位,联合邆赕诏王※咩罗皮,抗拒南诏王皮逻阁(又名蒙归义,728—748年在位)的
?—1731清朝武官。满洲镶黄旗人。俞窟里氏。世居虎尔哈松阿里江。雍正七年(1724),以参领随大将军傅尔丹,由北路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九年,和通胡尔汉诺尔之役,力战阵亡,追赠一拖沙剌哈
海南岛黎族妇女一种传统织绣工艺品。系取汉族地区之彩帛拆取色丝间以当地产的木棉纱线织之而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图案,色泽鲜明灿然如画,其中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可作衾褥、幛幕等,宋代时就以其织工精细
人形偶像名。达斡尔语音译。旧时,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村屯或氏族的巴格其、巴尔西、扎列(皆为巫师的别称)等死后,其灵魂变成精灵作祟时,用狍皮或羊皮制成人形偶像,称之为“哈音”。祭时不烧香,只
哈尼族他称。自称毫泥、黑泥。见于民国《新平县志》、《墨江县志稿》。分布在云南省哀牢山西麓新平县地区和墨江县境内。参见“哈尼族”(1633页)。
元代诗人。字师鲁,回回人。自幼读经、礼之学,学业大进、曾举江浙乡贡。泰定三年(1326),任镇江路(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儒学教授。顺帝至元(1335—1340)末,任集贤院大学士。工诗,有名。
古地名。唐代磨些蛮(纳西族先民)的居地之一。唐《蛮书》卷三:“越析一诏也,亦谓之磨些诏,部落在宾居”。今云南宾川县宾居街。
?—704?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步真子。初任步利设。垂拱二年(686),任右玉钤卫将军兼濛池都护,袭继往绝可汗,统弩失毕部。天授元年(690),率部六万余众徙居内地,入朝,拜左卫(一作右卫)大将军
明代黔桂边界少数民族反明首领。广西化从寨人。族属不详。寨长。宣德(1426—1435)中,与贵州都匀卫陈蒙烂土长官司(今贵州三都)及古州(今榕江)的苗、水、侗、壮、瑶等民族联合,抗赋税,攻卫所官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