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代赭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史宝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见《草药手册》。为扁担杆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经行前咽部及前阴并见蚀烂。多因肝脾热郁,化毒伤阴所致。症见口唇周围、咽部及外阴发生溃疡、或兼目赤糜烂。治宜清热解毒、养阴化瘀。方用芩连四物汤加减。目赤加菊花,密蒙花,口干加沙参、石斛、元参。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颅息。见该条。
①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受外邪而致。有寒热之分:①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②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亦见声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