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烦热

猜你喜欢

  • 松脂

    出《神农本草经》。即松香,详该条。

  • 油桐果

    见《福建民间草药》。即油桐子,详该条。

  • 方夷吾

    【介绍】:见方导条。

  • 上下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上部和下部穴位配合应用。如牙痛取上肢的合谷,下肢的内庭;胃痛取上肢的内关,下肢的足三里等。

  • 李静叔

    【介绍】:见李文渊条。

  • 江剪刀草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 臭子

    见《中药志》。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 羊角蒿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角蒿之别名,详该条。

  • 木喜条达

    借用五行学说阐述树木生发的特性来比喻肝胆的生理特点。肝胆主疏泄升发,疏泄则能助脾胃消化吸收;升发则能使气机舒畅。故肝木喜畅达而不宜抑郁,肝郁则产生胁下痛、嗳气不舒等症。

  • 枢儒

    六经皮部之一,属少阴的皮部。《素问·皮部论》:“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说明手足少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少阴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少阴络。“儒”是柔